
广福寺的那碗粥汤
粥汤是一日三餐中位居配角的主儿,它既没有主食那般重要,也没有菜品那样受味蕾宠幸。可是,缺少汤粥的餐食却称不上圆满。就这么个跑龙套的小角色,青州广福寺的那碗粥汤,却做到了让人入口难忘。
来源:自在流云 2018-05-30

学佛修行不能走弯路
出离心、菩提心、证悟空性,这是初学佛法修行的三个要点。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5-09

佛教中供养的分类
常住常住,用现代话叫作固定资产,以及钱和饮食没有拿出来,今天受用的属于固定的,叫作常住常住物。包括寺庙里面种种用具不可以随意挪动。寺庙的东西任何人不可以把它移到别的寺庙去,也不可以拿去送人,更不可以拿去买卖。有人把寺庙卖掉这是不可以的。因为常住常住物是永久性的。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5-09

言语忍,忿自泯
人与人相处要学习忍让,忍让最重要的,就是要有一颗宽恕之心。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5-09

赵朴初:“涅槃寂静”的意义
“涅槃寂静”和“有漏皆苦”相反。涅槃是无漏,是苦果苦因的消灭,也就是十二缘起法的止灭。十二缘起是根据“此有则彼有、此生则彼生”的道理,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则是根据“此无则彼无、此灭则彼灭”的道理。老死忧悲苦恼,既是由于生缘,消灭生缘则生死忧悲苦恼灭;消灭爱、取、有缘,则生死苦灭。这样推上去直到最后,消灭无明缘则苦果之因“行”灭。无明灭、行灭、识灭,乃至生老死灭,就是涅槃。更明确的来说:凡是属于不清净的……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5-09

学佛后所持有的心态
作为学佛者,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。在家庭中,应孝顺父母,当好父亲、丈夫或是母亲、妻子;在社会上,应做好本职工作,搞好人际关系。除了这些责任外,我们该以什么心态看待世间呢?平淡,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,也可能意味着冷漠。如果是对一切漠不关心,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并不是学佛者应有的态度。身为一个佛子,尤其是大乘佛子,既要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,了知世事无常,但又深信因果,止恶行善。同时,更要发菩提心,以……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5-07

范梅艳:范仲淹的佛学思想
先祖以其慈悲喜舍,乐善好施的高尚道德和伟大人格,光耀千古,永为后人敬仰。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5-05

范梅艳与五台山
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境内,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,与浙江省的普陀山、四川省的峨眉山、安徽省的九华山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。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5-01

什么是缘起?
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,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(一切有为法),既非凭空而有,也不能单独存在,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,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,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,「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」的因果定律,称之为「缘起」。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4-26

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
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,和合共住,用功精进。每天,僧众庄严的讽诵、摄受的威仪,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,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,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欢喜,和三宝结了善缘。
来源:大菩文化 2018-04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