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,渐渐懂得....

心宽,路就宽,心窄,路就窄 人生的旅途中,回望身后的脚印,深一脚、浅一脚,清晰地、模糊的,沉稳的、凌乱的都记录着不同时期我们不同的人生故事。 渐渐懂得,岁月走过,留下斑驳无数,是愁,是叹,终不过一纸繁华,简单,才是享受生活的最高境界,是看透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5

半生花开,半世花落

半生花开,半世花落。 得意时光阴总是倏然而过,还没有好好享受,美好就消逝得了无影踪;失意时则觉得流年缓慢,秋风与春花的距离是那么遥远。 想来人只有在闲淡时,才有机会掰着指头细数日子。 但人生应懂得浓淡有致,珍惜流光的时候,莫忘了时光有时候是用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5

伤害你之人,便是渡你之人!

言语伤人,比杀人还要严重。忍辱就像大海、能够纳百川。 一、人家侮辱你,你要当作是培福;人家伤害你,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。你受尽委屈,记得!你是有福报的人,不要抗拒,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: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,一个伤害别人的,心肠不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5

心中有春天,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

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,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。原来是得益于她服务的老人院里,那一位开朗的阿婆。 她告诉我说:阿婆与其他整天愁眉不展的老人完全不一样,她心情乐观,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,嗓音宏亮,常常乐意助人。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5

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

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,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。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,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以了。 其实,诵经并非如此简单,若是懂得诵经窍诀的人,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圆满的功德。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1

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

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,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。在禅林中,锡杖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。 锡杖的得名是因为振动锡杖时有锡锡之声。锡杖又称为智杖、德杖。《锡杖经》曰:佛告比丘:汝等当受持锡杖,所以者何?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1

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

山门又作三门,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。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,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。后引申发展出以下几种意思:第一、寺院正面、最外层的楼门,称山门;第二、寺院的一般称呼。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中。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1

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

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,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。禅师坐禅之后,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,便指着院中的两棵老树问道:你们看这两棵老树,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。如今,这两棵树一枯一荣,你们说,是枯的好,还是荣的好呢?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0

“神秘大佛”首次被发现 附近还有天然观音像

日前,野三坡资讯的一篇文章《暑期发现:野三坡天然石佛被首次发现,太震撼了》刷爆了网友的朋友圈。据文章介绍,近日一游客在野三坡百里峡游玩时,无意中拍摄到一尊神秘大佛。从拍摄的图片中可见。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0

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

了然自知,获本妙心,常住不灭。 这个时候,彻底了然我们众生本具、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是本自清净、本自具足、本不生灭。 菩萨在这个时候,在流转生命的动荡不安当中找到了生命的歇脚处。

来源:大菩文化 2017-08-10